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强度

来自Demopædia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强度  


队列分析或同批人分析(103-4)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口现象发生的强度1速度2间隔2(201-4)引起的现象的强度,可以用该事件发生的最终频数3计算,或用其补数计算。最终频数反映该同批人(116-2)在生存期间,在没有外部影响下经历这一事件那些人的比例。由生育或迁移等可重复事件(201-5)引起的现象,其强度可用该同批人在没有外部影响下会每人平均经历事件次数4来计量。所谓速度或间隔可以定义为在同批人当中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各种人口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横断面分析时期分析(103-5)的结果用时期指标5加以概括表示[相对于队列指标6或同批人指标而言]。时期指标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把所观察到的属于各个年龄或各种间隔的率看作是某一个假设同批人7或称综合同批人7的率。

  • 3. 最终频数或其补数,按所研究的现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产次递进比(637-7)、终生独身频数(515-2*)……。最好不要用比例这个词来作为上述这些名词的组成部分,而只把它用来表示实际观察到的比例。例如,一定要把终生独身的频数同普查中记载的某一年龄的独身者的比例加以区别。
  • 4. 对于所观察的每人平均事件数在没有外部影响下一定会观察到的事件数,给予同一名称的情形,并不鲜见(例如死亡率)。遇到这种情形,应当使用不同的词;例如,曾生育子女数(637-2)就可同累积生育率(636-2)区分开。
  • 5. 由于在进行真正的同批人分析之前就曾使用横断面分析和假设同批人,所以有些时期指标的名称往往让人感觉它们是属于一批同批人的。这样的用法会产生明显的矛盾。例如,在某些年份,由于很多人补上以前推迟的生育,分产次的出生概率可能会大于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