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33" 修訂間的差異

從 Demopædia
跳到: 導覽搜尋
(人口学词典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 杨魁信,1992年 北京)
 
(330)
行 1: 行 1:
 
 
<!--'''33'''-->
 
<!--'''33'''-->
 
{{CurrentStatus}}
 
{{CurrentStatus}}
行 9: 行 8:
 
=== 330 ===
 
=== 330 ===
  
 一个国家的居民 可以是该国的{{TextTerm|臣民(subjects|1}}) {{TextTerm|公民(citizens|1}})或称{{TextTerm|国民(nationals|1}}),他们都享有某些政治权利。居民也可以是{{TextTerm|侨民(aliens|2}})或称{{TextTerm|外国人(foreigners|2}}), 他们 是别的国家的公民。居民也可以是没有国籍的公民,叫作无国籍者(stateless<sup>3</sup>)。 “subjects( 臣民) ”一词 过去用来表示臣属之意,而现在已经不再表示这一意义,通常看作是{{NoteTerm|citizens}}({{NoteTerm|公民}})的同义词,不过有时二者之间还有差别。一个国家的公民,一般来说,拥有该国的{{TextTerm|国籍(nationality|4}})。 现在,这一{{NoteTerm|词语(nationality)}}用作{{TextTerm|国籍(citizenship|4}})的同义词。但是,在一些多{{TextTerm|民族国家(multi-national states|6}})中,nationality一词是政治上的{{TextTerm|国籍(political nationality|4}}),还是种族上的{{TextTerm| 民族(ethnic nationality|5}})则要区别开来
+
 一个国家的居民可以是该国的{{TextTerm|臣民(subjects|1}}) {{TextTerm|公民(citizens|1}})或称{{TextTerm|国民(nationals|1}}),他们都享有某些政治权利。居民也可以是{{TextTerm|侨民(aliens|2}})或称{{TextTerm|外国人(foreigners|2}}), 这些人 是别的国家的公民。居民也可以是没有国籍的公民,叫作无国籍者(stateless<sup>3</sup>)。 臣民”一词过去用来表示臣属之意,而现在已经不再表示这一意义,通常看作是({{NoteTerm|公民}})的同义词,不过有时二者之间还有差别。一个国家的公民,一般来说,拥有该国的{{TextTerm|国籍(nationality|4}})。
 +
{{Note |4| 国籍(nationality4、citzenship 或 political nationality )与 民族(eithnicity 或 ethnic nationality)有时会混淆}}。
  
 
=== 331 ===
 
=== 331 ===

於 2007年11月14日 (三) 04:51 的修訂


Panneau travaux.png 警告: 字典中提出的定義已成為人口學家廣泛共識的主題,但不一定得到聯合國的批准.

請參閱討論頁以獲取可能的評論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330

一個國家的居民可以是該國的臣民(subjects1(EnglishEntry missing))、公民(citizens1(EnglishEntry missing))或稱國民(nationals1(EnglishEntry missing)),他們都享有某些政治權利。居民也可以是僑民(aliens2(EnglishEntry missing))或稱外國人(foreigners2(EnglishEntry missing)),這些人是別的國家的公民。居民也可以是沒有國籍的公民,叫作無國籍者(stateless3)。「臣民」一詞過去用來表示臣屬之意,而現在已經不再表示這一意義,通常看作是(公民)的同義詞,不過有時二者之間還有差別。一個國家的公民,一般來說,擁有該國的國籍(nationality4(EnglishEntry missing))。

  • 4. 國籍(nationality4、citzenship 或 political nationality)與民族(eithnicity 或 ethnic nationality)有時會混淆

331

僑民經過歸化(naturalization1(EnglishEntry missing))後,可以取得其居住國的國籍,而成為已歸化的公民(naturalizedcitizens2(EnglishEntry missing))或已歸化的人(naturalized persons2(EnglishEntry missing))。在一些國家中,歸化證(certificates of naturalization3(EnglishEntry missing))可以收回(revoked4(EnglishEntry missing)),這樣,加入國籍的人將失去國籍(loss of nationality5(EnglishEntry missing))。有的人可能有一個以上的國籍,這種人可稱為擁有雙重國籍(dual nationality6(EnglishEntry missing))的。僑民有時可以區分為常住僑民(resident aliens7(EnglishEntry missing))和訪問僑民(alien visitors8(EnglishEntry missing) or 或visiting aliens8(EnglishEntry missing))。前者經常住在祖國以外的另外一個國家;後者只是在其他國家短期停留。

332

在所居住的領土上出生的人,叫作這個地方的當地人(natives1(EnglishEntry missing))。如果他們的祖先是該地方的原始居民,就稱他們為土著(autochthonous2(EnglishEntry missing),indigenous2(EnglishEntry missing)或aboriginal2(EnglishEntry missing))居民。後一詞語(即aboriginal)往往專用於未開化民族。統計資料往往把居民劃分為當地出生的(native-born3(EnglishEntry missing))和國外出生的(foreign-born4(EnglishEntry missing))。

  • 2. Aboriginal, adj. (形) ,土著的aborigines,n. (名)(複數),土著

333

人種(race1(EnglishEntry missing))一詞,通常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的遺傳特徵的一群人。在某些普查工作中,這一詞語有時候使用得更不嚴格,有時它表示由共同文化或共同民族血統而聯繫在一起的一群人,甚至用來表示居住在一定領土上的人。有時使用的另一個詞語是民族(ethnic group2(EnglishEntry missing)),這一詞語在涵義上也是不一致的。民族通常是指具有共同文化、共同語言和共同宗教傳統的一群人。一個民族可以是一個人種群體。一個民族(people3(EnglishEntry missing))(參閱305—2)通常是指由共同的過去和共同的文化聯繫在一起的一群人。住在一定領土上而同該領土上大多數人有着顯著差別的人,叫作少數民族(minorities4(EnglishEntry missing)),即種族方面的少數民族(ethnic minorities4(EnglishEntry missing)),民族方面的少數民族(national minorities4(EnglishEntry missing)),語言方面的少數民族(linguistic minorities4(EnglishEntry missing))或宗教方面的少數民族(religious minorities4(EnglishEntry missing))。

  • 1. Race,n.(名),人種racial,adj.(形),人種的
  • 1. Racism,n.(名),種族主義:認為某些民族天生優越於其他民族的理論;racist,adj.(形),種族主義的
  • 2. Tribe(部落)和tribal group(部落群體)在某些範圍內依然使用,但有為「民族」所取代的趨向。

334

有時把人按其膚色(color1(EnglishEntry missing))分類,膚色一詞是不嚴格地用來表示可以看到的皮膚的色素沉着。有些國家,把人區分為白人(white persons2(EnglishEntry missing))和有色人(colored persons3(EnglishEntry missing)),後者有時叫作非白人(non-whites3(EnglishEntry missing))。不同膚色的人結成的配偶,有時叫作人種混雜(miscegenation4(EnglishEntry missing))。人種混雜結合而生育的人,叫作混血兒(mixed blood5(EnglishEntry missing))或混合血統(mixed parentage5(EnglishEntry missing))。

  • 4. 雜交(crossing)有時用作人種混雜之意。它也指個人在兩個日期之間自我種族識別的變更。
  • 5. 白人和黑人(negro)結合而生的人,叫作黑白混血人(mulatto)。在西班牙語美洲國家中,歐洲血統的人和印第安人結合而生的人,叫作歐印混血(mestizo)。歐洲血統的人同亞洲人結合所生的人,有時叫作歐亞混血(Eurasian)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