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90

從 Demopædia
於 2007年10月18日 (四) 11:43 由 NBBot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人口学词典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 杨魁信,1992年 北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到: 導覽搜尋


Panneau travaux.png Warning : This page is under construction or needs deeper checking. As long as this

shield is here, please consider its contents as provisional.
Please look at the discussion area of this page for deeper details.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901

人口理論(105—1)的一部分是研究人口趨勢的社會經濟決定因素和後果。對人口進行的理論探討,在過去,大多集中於人口總數同資源(resources1(EnglishEntry missing))之間,即同可能得到的維持人口生存的生活資料之間的關係,或同生產(production2(EnglishEntry missing)),即商品和服務的創造之間的關係。近年來,重點轉移到人口增長(701-1)及其組成部分與經濟增長 (903—1),特別是與消費(consumption3(EnglishEntry missing))、儲蓄(saving4(EnglishEntry missing))和投資(investment5(EnglishEntry missing))之間的相互關係。

902

對人口規模與資源之間關係的探討,產生了人口過剩(overpopulation1(EnglishEntry missing))和人口不足(underpopulation2(EnglishEntry missing))這兩個概念。這兩個詞只是就某一確定的發展水平(level of development3(EnglishEntry missing))而言。當人口更多些或者更少些都不能帶來好處時,人們就說這是一個適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4(EnglishEntry missing)),有時簡稱為適度(optimum4(EnglishEntry missing))。所帶來的好處可能是經濟性質的,這時就是經濟適度人口(economic optimum5(EnglishEntry missing))。對經濟適度人口的論述,通常是根據經濟福利,但是由於這很難從經驗上來確定,因而有時用生活水平(level of living6(EnglishEntry missing))或生活標準(standard of living6(EnglishEntry missing))來代替。該水平可以用平均每人實際國民收入(real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7(EnglishEntry missing)),即某一時期所生產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的總額(或者按購買力的變動調整過的相應的貨幣收入)除以該時期的人口總數,來近似地表示。

  • 1. Overpopulation n.(名),人口過剩overpopulated,adj. (形)人口過剩的
  • 2. Under population,n. (名),人口不足under populated,adj. (形),人口不足的
  • 5. 有的作者除經濟適度外,還使用實力適度(power optimum)社會適度(social optimum)的概念。
  • 6. 有些經濟學家把生活標準一詞局限於表示一個公認的目標,或者公認的一系列需求,以區別於實際上已經達到的生活水平。另一些經濟學家則把這兩個名詞互相通用。
  • 7. 其他一些指標,如平均每人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per capita)也使用。「per capita」(平均每人)這個詞在語法上雖然不正確,但用來代替「per head」(平均每個人頭)這個詞。

903

經濟學家曾強調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1(EnglishEntry missing))或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1(EnglishEntry missing))同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結構變化之間的動態關係;如今,他們已不那麼關心適度規模這個靜態概念,而更關心人口適度增長率(optimum rate of growth2(EnglishEntry missing))的動態概念,即同生活水平的最大提高率相一致的人口增長率。這些關係在那些被稱為欠發達國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3(EnglishEntry missing))或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3(EnglishEntry missing))的生活水平低的國家中特別為人關心。

  • 3. 也稱為不發達國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低收入國家(low-income countries)。它們通常與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較發達國家(more developed countries)對比而言。

904

一個地域的最高人口(maximum population1(EnglishEntry missing))(有時也稱為其承載能力(carrying capacity1(EnglishEntry missing))通常是從絕對的意義上被理解為在一定條件下所能維持的最多人數;但有時也用來表示在某一定生活標準下所能供養的最多人數;與此相反,最低人口(minimum population2(EnglishEntry missing))是指在一定地區內與集體生存(group survival3(EnglishEntry missing)) 的要求一致的最少的人數。

905

人口壓力(population pressure1(EnglishEntry missing))一詞與人口規模同可用資源(901-1)的關係等概念相聯繫。當說某一地區的人口壓力強或弱時,系指該地區的人口同可用資源是接近最大一致還是差距很大。按照馬爾薩斯人口論(Malthusian population theory2(EnglishEntry missing))(根據該理論創始人托馬斯·馬爾薩斯命名),人口必然對生存資料(means of subsistence3(EnglishEntry missing))產生壓力。可能得到的生存資料數量的任何變化,都會造成人口增長(701—1),一直到生活水平降到了生存水平(subsistence level5(EnglishEntry missing)),即僅足以維持生命的水平,而重新達到人口平衡(population equilibrium4(EnglishEntry missing))時為止。人口平衡可以通過消除多餘的人口而維持下去。消除多餘人口的途徑或是通過積極抑制(positive check6(EnglishEntry missing)),有時稱為馬爾薩斯抑制(Malthusian checks6(EnglishEntry missing))(饑饉、瘟疫和戰爭),或是通過作為道德遏制(moral restraint8(EnglishEntry missing))的預防性抑制(preventive check7(EnglishEntry missing)),其中包括推遲結婚(postponement of marriage9(EnglishEntry missing))以及婚前禁慾。

  • 6. 和7.英語中的積極抑制(positive check)預防性抑制(preventive check),通常只用於馬爾薩斯的學說。

906

馬爾薩斯主義(Malthusianism1(EnglishEntry missing))一詞,雖然原先系指馬爾薩斯的理論,但如今常用於表示認為抑制人口增長率是可取的那種學說。新馬爾薩斯主義(Neo-Malthusianism2(EnglishEntry missing))一方面認為抑制人口增長是可取的;另一方面則主張應通過使用各種生育控制方法(627—3)來遏止人口增長。

  • 1. Malthusianism, n.(名),馬爾薩斯主義;Malthusian,adj.(形),馬爾薩斯主義的:符合馬爾薩斯學說的。這些詞有時被誤用來指主張通過家庭計劃解決經濟問題的主張。

907

從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當高的狀況轉變到兩者都相當低的過程,稱為人口轉變(demographic transition1(EnglishEntry missing)或population transition1(EnglishEntry missing))。在很多國家中,都曾觀察到這種轉變。從轉變前階段(pre-transitional stage2(EnglishEntry missing))到轉變後階段(post-transitional stage3(EnglishEntry missing))的變動過程中,死亡率下降和生育率下降之間典型地總有一段間隔,從而產生一個人口轉變增長(transitional growth4(EnglishEntry missing))階段。經濟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同這一轉變時期有聯繫的生產率(productivity5(EnglishEntry missing))的變化,所謂生產率,即平均每個勞動力的生產量或者人口中平均每個人的生產量。

  • 1. 有時稱之為生命革命(vital revolution)。進一步還要區分生育率轉變(fertility transition)死亡率轉變(mortality transition)人口轉變理論(theory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將生命率的歷史變化與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社會經濟變化聯繫起來。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