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34

出自 Demopædia
於 2007年11月15日 (四) 07:26 由 Yeun-chung Yu (對話) 所做的修訂 (342)
前往: 導覽搜尋


Panneau travaux.png 警告: 字典中提出的定義已成為人口學家廣泛共識的主題,但不一定得到聯合國的批准.

請參閱討論頁以獲取可能的評論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340

人口可以按他們經常使用的語言(language1(EnglishEntry missing))或方言(dialect2(EnglishEntry missing))來分類。母語(mother language3(EnglishEntry missing)或mother tongue3(EnglishEntry missing))是指一個人幼小時在家裡說的語言,日常語言(usual language4(EnglishEntry missing))是他通常使用的語言,這兩種語言應該區分開來。在使用兩種語言(bilingual5(EnglishEntry missing))或多種語言(multilingual5(EnglishEntry missing))的人口中,區分母語和日常語言並不總是很容易的。有關語言方面的統計叫作語言統計(statistics of language6(EnglishEntry missing))。

341

宗教統計(religious statistics1(EnglishEntry missing))是把人口按宗教信仰加以分類。通常把主要的宗教(religions2(EnglishEntry missing))及其主要宗派(denominations3(EnglishEntry missing))、儀式(rites4(EnglishEntry missing))和教派(sects5(EnglishEntry missing))區分開來。不信仰宗教的人,可以稱為不可知論者(agnostics6(EnglishEntry missing))、自由思想者(freethinkers6(EnglishEntry missing))或無神論者 (atheists6(EnglishEntry missing))。

342

人口可按教育程度(educational status1(EnglishEntry missing))加以分類。既能讀又能寫的人叫作能讀寫者(literate2(EnglishEntry missing)),那些長到某一年齡還不能讀又不能寫的人叫作文盲(illiterate3(EnglishEntry missing))。對完成了某一水平學習的人一般認為是能讀寫的人。教育程度統計(educational attainment statistics4(EnglishEntry missing))是把人按其受教育的年級數(grade attainment5(EnglishEntry missing))、學習年數(years of school completed5(EnglishEntry missing))加以分類,或者按其離校年齡(age at leaving school6(EnglishEntry missing))分類,但這極少使用。另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所得的文憑(diploma7(EnglishEntry missing))、學位(degree7(EnglishEntry missing))或證書(certificate7(EnglishEntry missing))。這種分類方法要依各個國家的教學(instruction8(EnglishEntry missing))組織方式而定。

  • 2. 讀寫統計(literacy statistics)教育統計(education statistics)的一部分,是指讀和寫的能力。讀寫比(literacy ratio)是會讀寫的人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其補數是文盲比(illiteracy ratio)
  • 3. 半文盲(semiliterate)是能讀但不會寫的人,這樣的人,有時劃為會讀寫的人,有時列入文盲人口。
  • 4. 學齡人口(346—7)常常按年級或註冊的水平(level of enrollment)進行分類,因而,只有超出正常學齡的人口才按受教育年數列出。

343

教育制度(education system1(EnglishEntry missing))既包括一個國家裡提供教育的公立機構,也包括私立機構。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這兩種機構,則要區分為公立教育(public education2(EnglishEntry missing))和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3(EnglishEntry missing))。在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4(EnglishEntry missing))之後,通常分為三種教育水平(levels of education5(EnglishEntry missing)),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為: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6(EnglishEntry missing)), 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7(EnglishEntry missing))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9(EnglishEntry missing))。中等教育往往又分為幾個教學階段(cycles8)或學制(tracks8)。高等教育中包括可以得到大學學位(university degree11(EnglishEntry missing))的講習班。技術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12(EnglishEntry missing))或職業教育(vacational education12(EnglishEntry missing)),可以是中等教育水平的,也可以是高等教育水平的。

344

教育機構(educational institutions1(EnglishEntry missing))的類型及其名稱,是每一國家的某種教育制度的功能。學前教育(343—4)是在幼兒園(nursery schools2(EnglishEntry missing)或kindergardens2(EnglishEntry missing))里進行。進行上述三種教育水平(343—5)的機構,通常分別叫作小學(primary schools3(EnglishEntry missing)或elementary schools3(EnglishEntry missing))、中學(secondary schools4(EnglishEntry missing))和學院(colleges5(EnglishEntry missing))或大學(universities5(EnglishEntry missing));除了學院和大學之外,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專業學校(professional schools6(EnglishEntry missing))。

  • 5. 學院(college)一詞,可以用於不同的含義;大學的學院(university college)是不完全具備大學地位的高等教育的機構,或者是作為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學院。

345

一個班(class1(EnglishEntry missing))(參閱130—8)是一群在同一個教室(classroom4(EnglishEntry missing))里,由同一位教師(teacher3(EnglishEntry missing))通常在同一時間裡所教的學生(pupils2(EnglishEntry missing))。接受同一水平教育的一群學生,叫作同一年級(在美國叫作grade5,而在英國則叫作class5或form5)(參閱206-1)。學生(student6(EnglishEntry missing))一詞,通常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但是,也可以同接受中等教育的「pupil」(學生)通用。

  • 2. 獎學金獲得者(scholar),在英國,通常是指從政府基金或私人基金中領取獎學金的學生(pupilstudent);scholar一詞用作pupil的同義詞時,是古義。在美國,這樣的學生,可以叫作獎學金領取者(scholarship holder)獎學金學生(scholarship student)
  • 6. 還沒有取得第一級學位的大學學生是本科生(undergraduate)畢業生(graduate)(參閱151-1*),在英國是指大學學位獲得者;而在美國,這一詞語可以用來指大學、中學甚至小學畢業的人。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的學生(gradate student)是指攻讀第二個學位的人,等同於英國制度的研究生(post-graduate student)

346

在經常教育統計資料(current school statistics1(EnglishEntry missing))中可區分註冊學生(pupils enrolled2(EnglishEntry missing))人數和出勤學生(pupils in attendance3(EnglishEntry missing))人數。把這兩個數字對比,可以得出出勤比(attendance ratio4(EnglishEntry missing))。義務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5(EnglishEntry missing))是指在一定年齡內入學是法律上應盡的義務。這樣就能夠按照立法標準,確定學齡(school age6(EnglishEntry missing))兒童數量,或者學齡人口(school-age population7(EnglishEntry missing))的數量。

  • 4. 出勤比是出勤學生與註冊學生之比,而就學比(enrollment ratio)財是註冊學生與學齡人口之比。

347

其他統計資料則表示受教育過程。一個人正常地是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地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學習結束。在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的地方,除生病和死亡外,在學齡內離校(leaving school1(EnglishEntry missing))是極個別的現象。退學率(dropout rate2(EnglishEntry missing))是指在一年當中或學年結束時未取得學位就離開學校的概率。退學率可以用生命表中求死亡概率的方法計算;退學率的補數則是始終在校率(retention rate3(EnglishEntry missing))。這兩種率可以用來編制學習生命表(table of school life4(EnglishEntry missing))。根據此表,可以求出平均受教育年數(mean length of education5(EnglishEntry missing))。學期結束時,其課程不及格的學生(pupilsstudents)可以留級,也可以升級[轉變學制(change of track6(EnglishEntry missing))升級或不轉變學制升級]。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