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30" 修訂間的差異

從 Demopædia
跳到: 導覽搜尋
(303: update translation and note 4 using the Demopaedia Chinese (version ii) as a reference.)
(303)
行 20: 行 20:
  
 
 行政单位在各个国家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国家,不同时间也可能不一样。因此,行政单位一词可能包含不同的情况。次级行政区有{{TextTerm|镇|1|303|EnglishEntry=townships}}和{{TextTerm|教区|1|303|2|EnglishEntry=parishes}};主要行政区有{{TextTerm|州|2|303|EnglishEntry=states}}或{{TextTerm|省|2|303|2|EnglishEntry=provinces}};而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行政单位,通常叫作{{TextTerm|县|5|303|EnglishEntry=countties}}和{{TextTerm|区|6|303|EnglishEntry=districts}}。例如,在加拿大,其主要行政地区,按其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TextTerm|镇|8|303|EnglishEntry=township}}、{{TextTerm|县|9|303|EnglishEntry=county}}和{{TextTerm|省|10|303|EnglishEntry=province}}。而法国的主要行政区包括与省对应的{{TextTerm|区域|2|303|3|EnglishEntry=regions}}和与瑞士的{{NewTextTerm|州|4|303|EnglishEntry=cantons}}相对应的{{NewTextTerm|部门|3|303|EnglishEntry=cantons}}。在瑞士,{{NewTextTerm|区|7|303|EnglishEntry=districts}}和{{NewTextTerm|圈|11|303|EnglishEntry=circles}}是更小的行政区。在美国,教区相当于县,是乡和城市之上、州之下的单位。
 
 行政单位在各个国家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国家,不同时间也可能不一样。因此,行政单位一词可能包含不同的情况。次级行政区有{{TextTerm|镇|1|303|EnglishEntry=townships}}和{{TextTerm|教区|1|303|2|EnglishEntry=parishes}};主要行政区有{{TextTerm|州|2|303|EnglishEntry=states}}或{{TextTerm|省|2|303|2|EnglishEntry=provinces}};而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行政单位,通常叫作{{TextTerm|县|5|303|EnglishEntry=countties}}和{{TextTerm|区|6|303|EnglishEntry=districts}}。例如,在加拿大,其主要行政地区,按其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TextTerm|镇|8|303|EnglishEntry=township}}、{{TextTerm|县|9|303|EnglishEntry=county}}和{{TextTerm|省|10|303|EnglishEntry=province}}。而法国的主要行政区包括与省对应的{{TextTerm|区域|2|303|3|EnglishEntry=regions}}和与瑞士的{{NewTextTerm|州|4|303|EnglishEntry=cantons}}相对应的{{NewTextTerm|部门|3|303|EnglishEntry=cantons}}。在瑞士,{{NewTextTerm|区|7|303|EnglishEntry=districts}}和{{NewTextTerm|圈|11|303|EnglishEntry=circles}}是更小的行政区。在美国,教区相当于县,是乡和城市之上、州之下的单位。
{{Note|4| {{NoteTerm|村|villages}}、{{NoteTerm|镇|boroughs}}和{{NoteTerm|城市|cities}},有时是赋予较小行政单位的另外名称。{{NoteTerm|市|municipality}}通常是表述次级行政区的词语。
+
{{Note|4| {{NoteTerm|村|villages}}、{{NoteTerm|镇|boroughs}}和{{NoteTerm|城市|cities}},有时是赋予较小行政单位的另外名称。{{NoteTerm|市|municipality}}通常是表述次级行政区的词语。}}
  
 
=== 304 ===
 
=== 304 ===

於 2023年12月28日 (四) 20:20 的修訂


Panneau travaux.png 警告: 字典中提出的定義已成為人口學家廣泛共識的主題,但不一定得到聯合國的批准.

請參閱討論頁以獲取可能的評論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30

301

人口統計通常是按照人口的地理分佈1或者人口的空間分佈1(144-4)列出數據。每一個人口都居住在一定的地區2或者一定的領土2(305-6)內。研究人口的地理分佈3或稱空間分佈3,就是去認識人口是怎樣分佈於領土之上的。

302

人口居住的領土(301-2),通常劃分為一些更小地區1。為了便於行政管理,領土可以劃分為行政地區2行政單位2行政區2,行政區有時叫作法定分區2或叫作政治分區2。另一方面,地理學家可以把地區劃分為區域3地帶4。區域或地帶可以同行政單位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區域」或「地帶」這類詞,可以用於很多不同的含義,而其面積大小,可以相差懸殊。因此,人們可以說,極區、氣候區或者大都市區。地理學家還使用自然區5經濟區6(104-5)中,使用自然地區7一詞來表示由某一人口所居住的一個具有明顯特徵的地區。

303

行政單位在各個國家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同一國家,不同時間也可能不一樣。因此,行政單位一詞可能包含不同的情況。次級行政區有1教區1;主要行政區有22;而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行政單位,通常叫作56。例如,在加拿大,其主要行政地區,按其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為:8910。而法國的主要行政區包括與省對應的區域2和與瑞士的 4*相對應的部門 3*。在瑞士, 7* 11*是更小的行政區。在美國,教區相當於縣,是鄉和城市之上、州之下的單位。

  • 4. (villages)、(boroughs)和城市(cities),有時是賦予較小行政單位的另外名稱。(municipality)通常是表述次級行政區的詞語。

304

人口可以是定居的1或者是遊牧的2。遊牧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區內遷來遷去而沒有固定住所的人。逐步過渡為定居的遊牧人口叫作半遊牧的3。有時候,未開化的民族可以擁有專門劃歸自己的一塊領地,叫作土著保留地4或叫作保留地4

305

國家1通常是指一個[人民2民族2](參閱333-3) 的領土(301-2)。一般來說,屬於一個民族的人有着共同的文化。一個邦state3指的是一個政治實體。這裏表示兩種意義:第一,邦是對其領土有完全自主權和對其居民有完全統治權的實體;第二,有一些聯邦4或者聯邦國家4所劃分的較小單位叫作5,這些州的主權則不是絕對的(如美國和澳大利亞)。領土6(301-2)一詞,通常表示一個地理區域,但有時也用來表示不久前才定居下來的一個政治單位。有時還區分為自治領土7非自治領土8

306

在一個領土(301-2)之內,不同的人口集聚情況可以有不同的術語來表示,例如集居點1聚居點1、或人口聚居點1等。在農村地區,最小的單位是農莊2,農莊通常只有很少的人家。比農莊稍大的集居點是3。村通常是一個小社區,居民主要是農業人口。44(305-1)的政府所在地叫作首都5。在一個縣內,縣政府所在地叫作縣城6Template:TexTerm。鎮和市還可以劃分為7,為了選舉也可以另劃出選區7)。

  • 4. 很大的城市一般稱為大都會(metropolis).

307

相鄰的一些集居點相互連合可能會發展成一些連綿不斷的地區。雖然這些集居點在行政上仍然保持獨立,而實際上則組成了一個城鎮集群1,其中有一座中心城市2和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郊區3都會地區4)通常是用來表示許多在地理上儘管相鄰,但卻保持各自獨立性的城市群。幾個都會地區的合併可能會發展成特級城市5城鎮都會地帶5

  • 2. 用作中心城市同義詞的詞語是城鎮核心(城鎮核心)(urban nucleus(urban nucleus))。
  • 3. 郊區化(suburbanization) :大城市郊區人口迅速增長的過程。鄰近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地區叫作城鎮邊緣(urban fringe),城鄉定居地區的過渡地帶,叫作城鄉結合地帶(rural-urban fringe)或遠郊區(exurbia)。
  • 4. 城鎮人口可以按需要另外劃分成不同城鎮統計區(statistical areas),如標準都會統計區(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美國)、居民密集區(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日本)和集合城市(conurbation)(英國)。

* * *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佈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