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42

出自 Demopædia
前往: 導覽搜尋


Panneau travaux.png 警告: 字典中提出的定義已成為人口學家廣泛共識的主題,但不一定得到聯合國的批准.

請參閱討論頁以獲取可能的評論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42

420

疾病1的研究涉及到一個人口中各種病況病情2的了解。研究中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疾病的發生3疾病的普及4。前者是考慮發生新的病例5,後者則是考慮某一時點現有病例數目。由於健康和有病7之間的界限很難明確劃分,從而妨礙了患病統計6的編制。疾病分類學8病情學9分別從事疾病分類和疾病描述。

  • 2. Disease(Disease),illness(illness),sickness(sickness)或ailments(ailments)都是疾病。

421

衛生統計1既包括疾病統計,也包括有關一個人口的衛生情況的各個方面,通常也把分死因死亡2的統計包括在內。按照死因3對死亡進行分類,比較困難,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單一死因4,而是多種死因5或者是並發病因死亡5。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區分為直接死因6基礎死因7。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問題,則可以區分為主要死因8次要死因9)或輔助死因9從屬死因9分死因死亡率10通常按每10萬人表示。某一死因的死亡人數與所有死因死亡人數之比,叫作分死因死亡比11。針對特定年齡組或一般人群計算的分死因死亡比提供了有關潛在死亡原因結構 12*的信息。

422

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426-2)可能是疾病(420-2)、傷害1中毒2的結果。傷害可能是由於意外事故3或由於暴力行為4而造成的。在暴力行為事例中,要把自殺5未遂自殺5他殺6戰爭造成的傷亡7區分開來。

  • 6. 他殺:在法律上可能是謀殺(tourder),也可以是殺人(manslaughter)。
  • 7. 可以簡稱為戰爭死亡(war deaths)和戰爭傷害(war injuries)。

423

地方病1是長時間侵襲相當人口的疾病,它與流行病2不同。流行病是在很短時間內廣泛蔓延,然後就消失的疾病;如果很多國家都發生了這種流行病,則叫作大規模流行病3。某些傳染病4引起人們特別關注,因為這些疾病在較短的時間裡傳染一大批人。我們稱這類傳染病為流行病5,並且專門收集流行病統計資料6,以說明它們的影響範圍。之所以能夠獲得各個國家這類疾病的資料,是因為立法規定對這樣的疾病必須及時報告;因此,這樣的疾病也叫作向衛生部門應報告的疾病7。有時候,把疾病分為慢性病8急性病9。這兩個術語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說,急性病可以理解為突然發病而且持續時間短的疾病,而慢性病則是發病比較緩慢、持續時間長的疾病,而且往往造成長期喪失工作能力。

  • 4. 傳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直接傳染病(contagious diseases))和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三個詞並不是同義的。contagious disease只能通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傳染;因此,瘧疾是communicable disease,而不是直接傳染病(contagious disease)。此外,某些infectious diseases也不是communicable。
  • 6. 現在,流行病學的詞義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已包含對某一生物學現象或醫學現象同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如在「肺癌流行病學」中對煙草的研究),或者對衛生現象的地區差異進行統計分析。

424

人口學家對死亡現象的某些方面特別關心:由於個人遺傳原因造成的內源性死亡1先天畸形2、生育造成的傷害和老年人的衰退病,與內源性死亡相反的是外因造成的外源性死亡3, 外因如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意外事故傷害(生育期間孩子造成的事故傷害除外)。對與懷孕、分娩和產褥期4有關的疾病,也特別關注。由懷孕、分娩和產褥期的疾病造成的死亡率,稱為產婦死亡率5產婦死亡率6可以用一年內產婦死亡人數與同年內生育數之比計算。因衰老7而死亡的比例,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因為這是說明死因報告極不完善的一個指標。

  • 1和3. 因此嬰兒死亡率也可以分為嬰兒內源性死亡(endogenous infant mortality)和嬰兒外源性死亡(exogenous infant mortality)。
  • 4. 產褥期是生育後的坐月子(lying-in period),在此期間產婦的死亡率稱為分娩死亡率(puerperal mortality)。

425

疾病(420-1)的三個方面——頻繁程度、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通常用疾病率1疾病比1來計算。對某類疾病和所有疾病,都可以計算這兩個指標。患病頻數的兩個指標是發病率2普及率3。前者是指某時期新病人的數量與平均人口之比,後者則是指某一時刻用每單位平均人口表示的病例數。每個病例的平均病期4或者致殘率5[即人口中每人平均患病天數5],都可以用作計量疾病持續時間的指標。每次生病的致命率6——某一疾病已申報病例數中的死亡比例——可以用作衡量嚴重程度的指標。

  • 6. 用來計量疾病的致死程度(lethality)的指標。

426

損傷1是指因病、因傷或因先天畸形所造成的身體上、機能上或心理上的缺陷。如果一項損傷使人喪失了工作能力或參加正常活動的能力,則叫作殘疾2。殘疾可以是完全殘疾或者是部分殘疾;不論是完全還是部分殘疾,永久殘疾3或者殘廢4都是指無法恢復的情況,此類情況可獲得喪失專業能力 7*喪失工作能力 8*的補償。一個在年齡為x歲整的健康人在下一年或在從這一年齡開始的今後若干年中將變成殘疾的概率,叫作致殘可能性5或叫作殘疾概率5。把一系列這樣的概率合起來編成一張殘疾表6,它是生命表(參閱432-)的一種具體的引申。

* * *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類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結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長和更替 索引 7 | 空間流動 索引 8 | 人口學的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 索引 9
節號|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