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mopædia Encyclopedia on Population is under heavy modern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utputs could look bizarre, sorry for the temporary inconvenience

多种语言人口词典 根据1982年出版的英文第二版翻译

“81”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Demopædia
跳转至: 导航搜索
812
812: 删除英文词语脚注
 
(未显示3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81'''-->
 
<!--'''81'''-->
 
{{CurrentStatus}}
 
{{CurrentStatus}}
{{Unmodified edition II}}
+
 
 
{{Summary}}
 
{{Summary}}
 
__NOTOC__
 
__NOTOC__
  
  
 +
== 81 ==
 
=== 812 ===
 
=== 812 ===
  
{{TextTerm|迁移统计资料|1|migration statistics}}的编制,要能反映出迁移量、迁移流向和迁移者的特征。由于大多数迁移统计资料是大致估算的,而不是精确计量的,所以这些事实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编制的方法。对{{TextTerm|迁移的直接测量|2|direct measurement of migration}}需要有迁移活动发生时即进行登记的制度。最完全的迁移统计来自人口登记,在那里所居住地变更都加以记录。从而可以测量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不过对前者比对后者更能满足要求。在那些没有人口登记的国家,有些不包括全部人口的行政登记系统可以用于某些特殊目的。例如,{{TextTerm|选民登记记录|3|voter registration records}}、{{TextTerm|社会保障记录|4|social security record}} {{TextTerm|纳税人记录|5|tax-payers record}}也可以提供国内迁移的信息资料。关于国外迁移,可以根据客轮和飞机的{{TextTerm|乘客名单|7|passenger lists}}或{{TextTerm|货单|7|manifests}} 进行统计。计算跨越政治分界线的人数,只能得到很粗的资料;在有许多{{NonRefTerm| 边境来往}}(803—2*)的地区,必须采取特别步骤来区分移民与不改变其居住地的{{TextTerm|旅游者|8|travellers}} {{NonRefTerm| 过境者}}(801—11)。发出的{{TextTerm|签证|9|visas}}或{{TextTerm|入境许可证|9|entry permlts}}的数字和发给的{{TextTerm|居住许可证|10|residence permits}}或者{{TextTerm|劳工许可证|11|labor permits}}的数字,也可以用作衡量外国人迁移的一个指标。
+
{{TextTerm|迁移统计资料|1|812|EnglishEntry=migration statistics}}的编制,要能反映出迁移量、迁移流向和迁移者的特征。由于大多数迁移统计资料是大致估算的,而不是精确计量的,所以这些事实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编制的方法。对{{TextTerm|迁移的直接测量|2|812|EnglishEntry=direct measurement of migration}}需要有迁移活动发生时即进行登记的制度。最完全的迁移统计来自人口登记,在那里所居住地变更都加以记录。从而可以测量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不过对前者比对后者更能满足要求。在那些没有人口登记的国家,有些不包括全部人口的行政登记系统可以用于某些特殊目的。例如,{{TextTerm|选民登记记录|3|812|EnglishEntry=voter registration records}}、{{TextTerm|社会保障记录|4|812|EnglishEntry=social security record}} {{TextTerm|纳税人记录|5|812|EnglishEntry=tax-payers record}}或{{TextTerm|居住记录|6|812|EnglishEntry=dwelling records}}也可以提供国内迁移的信息资料。关于国外迁移,可以根据客轮和飞机的{{TextTerm|乘客名单|7|812|EnglishEntry=passenger lists}}或{{TextTerm|货单|7|812|2|EnglishEntry=manifests}}({{RefNumber|80|3|2}}*)的地区,必须采取特别步骤来区分移民与不改变其居住地的{{TextTerm|旅游者|8|812|EnglishEntry=travellers}}({{RefNumber|80|1|11}})。发出的{{TextTerm|签证|9|812|EnglishEntry=visas}}或{{TextTerm|入境许可证|9|812|2|EnglishEntry=entry permlts}}的数字和发给的{{TextTerm|居住许可证|10|812|EnglishEntry=residence permits}}或者{{TextTerm|劳工许可证|11|812|EnglishEntry=labor permits}}的数字,也可以用作衡量外国人迁移的一个指标。
{{Note|8| {{NoteTerm|traveler}},n.(名),{{NoteTerm|旅游者}};{{NoteTerm|travel}},v. (动),{{NoteTerm|旅行}};{{NoteTerm|travel}},n. (名), {{NoteTerm|(process of travelling)旅行}}。}}
+
{{Note|9| 在某些国家,想要出国旅行的居民需要得到{{NoteTerm|出境许可|exit permits}}或{{NoteTerm|出境签证|exit visas}},其记录也可以作为迁移活动的资料来源之一。}}
{{Note|9| 在某些国家,想要出国旅行的居民需要得到{{NoteTerm|出境许可 证(exit permits)}}或{{NoteTerm|出境签证(exit visas)}},其记录也可以作为迁移活动的资料来源之一。}}
 
  
 
=== 813 ===
 
=== 813 ===
  
 利用普查和专门调查中收集的资料可以开展{{TextTerm|迁移者统计(statistics on migrants|1}}) 。根据所提的问题,这些资料通常包括迁入者统计{{TextTerm|(statistics on in-migrants|2}}) 、迁出者统计{{TextTerm|(statistics on out-migrants|2}}) 和出生地统计{{TextTerm|(place of birth statistics|3}}) 。这种办法对于研究国际迁移是有局限的;因为,无法研究迁出者,而迁入者不论其来源国是哪里,都是可知的。
+
 利用普查和专门调查中收集的资料可以开展{{TextTerm|迁移者统计|1|813|EnglishEntry=statistics on migrants}}。根据 调查 所提的问题,这些资料通常包括{{TextTerm| 迁入者统计|2|813|EnglishEntry=statistics on in-migrants}}、{{TextTerm| 迁出者统计|2|813|2|EnglishEntry=statistics on out-migrants}}和{{TextTerm| 出生地统计|3|813|EnglishEntry=place of birth statistics}}。这种办法对于研究国际迁移是有局限的;因为,无法研究迁出者,而迁入者不论其来源国是哪里,都是可知的。
  
 
=== 814 ===
 
=== 814 ===
  
 在不可能直接确定迁移量的地方,可以通过{{TextTerm|余数法(residual method|1}}或{{TextTerm|method of residues|1}})间接估算净迁移量。余数法即把两个日期之间的人口变动数与自然增长所引起的变动数加以比较,这两个数字之差即为迁移人数。{{TextTerm|生命统计法(vital statistics method|2}}) 是计算两次普查的总人口数的变动与普查间隔期{{NonRefTerm|自然增长}}({{RefNumber|70|1|7}})数之间的差数。{{TextTerm|尚存 人数 比法(survival ratio method|3}}) 通常用来估算分年龄的净迁移量;它不要求有实际的死亡统计。尚存比既可以从生命表得出,也可以从连续几次普查的对比中得出,并且用来从一次普查中的某部分人口推算出另一次普查时的分年龄的预期人数。将观察人口与预期人口对比,可以用来估算部分人口中的分年龄的迁移差额。当两次连续普查中可以得到分年龄的和按现住地划分的{{TextTerm|出生地统计(place of birth statistics|4}}) 资料 时,就可以对迁移流做出间接估算。
+
 在不可能直接确定迁移量的地方,可以通过{{TextTerm|余数法|1|814|EnglishEntry=residual method}}或 (method of residues)间接估算净迁移量。余数法即把两个日期之间的人口变动数与自然增长所引起的变动数加以比较,这两个数字之差即为迁移人数。{{TextTerm|生命统计法|2|814|EnglishEntry=vital statistics method}}是计算两次普查的总人口数的变动与普查间隔期{{NonRefTerm|自然增长}}({{RefNumber|70|1|7}})数之间的差数。{{TextTerm|尚存比法|3|814|EnglishEntry=survival ratio method}}通常用来估算分年龄的净迁移量;它不要求有实际的死亡统计。尚存比既可以从生命表得出,也可以从连续几次普查的对比中得出,并且用来从一次普查中的某部分人口推算出另一次普查时的分年龄的预期人数。将观察人口与预期人口对比,可以用来估算部分人口中的分年龄的迁移差额。当两次连续普查中可以得到分年龄的和按现住地划分的{{TextTerm|出生地统计|4|814|EnglishEntry=place-of-birth statistics}}资料({{RefNumber|81|3|3}})时,就可以对迁移流做出间接估算。
{{Note|2| 表示总人口变化与自然增长之差等于迁移人数的那个等式,有时称为{{NoteTerm|平衡方程(balancing equation)}}。为了用它来估算净迁移,必须假定两次普查时的{{NonRefTerm|遗漏}}(230—3)和{{NonRefTerm|重复计算}}(230—5)是相等的。}}
+
{{Note|2| 表示总人口变化与自然增长之差等于迁移人数的那个等式,有时称为{{NoteTerm|平衡方程|balancing equation}}。为了用它来估算净迁移,必须假定两次普查时的{{NonRefTerm|遗漏}}({{RefNumber|23|0|3}})和{{NonRefTerm|重复计算}}({{RefNumber|23|0|5}})是相等的。}}
{{Note|3| 这个程序的两个主要方式称为{{NoteTerm|生命表尚存比法(life table survival ratio method)}}和{{NoteTerm|全国普查尚存比法(national census survival ratio method)}}。在{{NoteTerm|前向尚存比法(forward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是用普查间隔期初的人口来估算期末的预期人口,在{{NoteTerm|反向尚存此法(revise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则把计算程序颠倒过来;{{NoteTerm|平均尚存比法}}(average survival ratio method) 则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
{{Note|3| 这个程序的两个主要方式称为{{NoteTerm|生命表尚存比法|life table survival ratio method}}和{{NoteTerm|全国普查尚存比法|national census survival ratio method}}。在{{NoteTerm|前向尚存比法|forward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是用普查间隔期初的人口来估算期末的预期人口,在{{NoteTerm|反向尚存此法|revise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则把计算程序颠倒过来;{{NoteTerm|平均尚存比法|average survival ratio method}} 则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 815 ===
 
=== 815 ===
  
{{TextTerm|迁移率(migration rate|1}}) 一词系泛指任何一个用来衡量人口中相对迁移频数的率。除另有注明者外,这些率都应是指{{TextTerm|年迁移率(annual migration rates|2}}) 。它们的计算方法是某一时期内的平均年迁移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TextTerm|年净迁移率(annual rate of net migration|3}}) 和{{TextTerm|年总迁移率(annual rate of total migration|4}}) 是分别用净迁移人数和总迁移人数的相应资料按同样方式计算的。{{TextTerm|迁移效率指数(index of migration effectiveness|5}}) 或{{TextTerm|效率指数(effectiveness index|5}}) 是净迁移人数与总迁移人数之比。这个指数的变动范围是从零(当来到者和离去者人数相等时) 到<sup>1</sup>(当迁移全部是一个方向时)。
+
{{TextTerm|迁移率|1|815|EnglishEntry=migration rate}}一词系泛指任何一个用来衡量人口中相对迁移频数的率。除另有注明者外,这些率都应是指{{TextTerm|年迁移率|2|815|EnglishEntry=annual migration rates}}。它们的计算方法是某一时期内的平均年迁移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TextTerm|年净迁移率|3|815|EnglishEntry=annual rate of net migration}}和{{TextTerm|年总迁移率|4|815|EnglishEntry=annual rate of total migration}}是分别用净迁移人数和总迁移人数的相应资料按同样方式计算的。{{TextTerm|迁移效率指数|5|815|EnglishEntry=index of migration effectiveness}}或{{TextTerm|效率指数|5|815|2|EnglishEntry=effectiveness index}}是净迁移人数与总迁移人数之比。这个指数的变动范围是从零(当来到者和离去者人数相等时) 到1(当迁移全部是一个方向时)。
 
{{Note|2| 可用来计算迁移率的其他分母,如期初或期末人口数,或该地区人口存活的人年数。}}
 
{{Note|2| 可用来计算迁移率的其他分母,如期初或期末人口数,或该地区人口存活的人年数。}}
{{Note|5| 又称:{{NoteTerm|迁移效率指数(index of migration efficiency)}}或{{NoteTerm|效率指数(efficiency index)}}。}}
+
{{Note|5| 又称:{{NoteTerm|迁移效率指数|index of migration efficiency}}或{{NoteTerm|效率指数|efficiency index}}。}}
  
 
=== 816 ===
 
=== 816 ===
  
 将某一时期的迁移者人数与迁入地或迁出地的人口数相比,可得迁{{TextTerm|移者比例(proportion of migrants|1}}) 。将某一地区的迁出者人数除以期初时居住在该地区而期末还活着的人口数,便得出{{TextTerm|迁出者比例(proportion of out-migrants|2}}) 。这个指标衡量 迁移 可能的 人口的迁移概率, 其他用途 它可以用于 单独 计算迁移 的那些人口 推算 。但在实际 工作 中,常用其他人口作分母计算迁移者比例。同样,有时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迁入者人数除以该地区期末的人口数,计算{{TextTerm|迁入者比例(proportion of in-migrants|3}}) ;但分母也可以是期初的人数或期初期末人口数的平均。{{TextTerm|终身迁入者比例(proportion of lifetime in-migrants|4}}) 可以从出生地资料中得出,即将在该地区以外出生的人数除以在该地区 查点到 的人数。{{TextTerm|终身迁出者比例(proportion of lifetime out-migrants|5}}) 则是将一个国家内生活在出生地以外的人数除以该地区出生的总人数或除以这些人当中仍住在该地区的人数。当迁移者的某些特征,如{{NonRefTerm|年龄}}(322—1),{{NonRefTerm|职业}}(352—2)或{{NonRefTerm|教育程度}}(342—1)等为已知时,可用{{TextTerm|迁移差别指数(indices of migration differentials|6}}) 来对比迁移者和目的地的其他人口。这个指数等于1减去具有所研究特征的人口当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与整个人口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之比。当具有该特征的人口与其他人口有着同样的迁移行为时,迁移差别指数便等于零。{{TextTerm|迁移的选择性(selectivity of migration|7}}) 一词表明迁入者与他们所离开的地 的人口之间的比较。
+
 将某一时期的迁移者人数与迁入地或迁出地的人口数相比,可得迁{{TextTerm|移者比例|1|816|EnglishEntry=proportion of migrants}}。将某一地区的迁出者人数除以期初时居住在该地区而期末还活着的人口数,便得出{{TextTerm|迁出者比例|2|816|EnglishEntry=proportion of out-migrants}}。这个指标衡量 可能 迁移人口的迁移概率,其他用途 还包括 迁移需要 单独 处理 的那些人口 预测 。但在实际中,常用其他人口作分母 计算迁移者比例。同样,有时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迁入者人数除以该地区期末的人口数,计算{{TextTerm|迁入者比例|3|816|EnglishEntry=proportion of in-migrants}};但分母也可以是期初的人数或期初期末人口数的平均。{{TextTerm|终身迁入者比例|4|816|EnglishEntry=proportion of lifetime in-migrants}}可以从出生地资料中得出,即将在该地区以外出生的人数除以在该地区 登记 的人数。{{TextTerm|终身迁出者比例|5|816|EnglishEntry=proportion of lifetime out-migrants}}则是将一个国家内生活在出生地以外的人数除以该地区出生的总人数或除以这些人当中仍住在该地区的人数。当迁移者的某些特征,如{{NonRefTerm|年龄}}({{RefNumber|32|2|1}}),{{NonRefTerm|职业}}({{RefNumber|35|2|2}})或{{NonRefTerm|教育程度}}({{RefNumber|34|2|1}})等为已知时,可用{{TextTerm|迁移差别指数|6|816|EnglishEntry=indices of migration differentials}}来对比迁移者和目的地的其他人口。这个指数等于1减去具有所研究特征的人口当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与整个人口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之比。当具有该特征的人口与其他人口有着同样的迁移行为时,迁移差别指数便等于零。{{TextTerm|迁移的选择性|7|816|EnglishEntry=selectivity of migration}}一词表明迁入者与他们所离开的 来源 ({{RefNumber|80|1|4}})的人口之间的比较。{{NewTextTerm|迁移的差异|8|816|EnglishEntry=migration difference}}一词有时会用来表示迁入者与他们的到达地({{RefNumber|80|1|5}}) 的人口之间的比较。
  
 
=== 817 ===
 
=== 817 ===
  
{{TextTerm|纵向迁移分析(longitudinal migration analysis|1}})需要有个人在不同时间的连续移动的资料,这种资料一般只能来自{{NonRefTerm|人口登记}}(213— 1)或{{NonRefTerm|回顾调查}}(203—8)。从这类资料可以得 几种 细的迁移指标,如{{TextTerm|第一次迁移概率(first migration probability|2}}) ,其定义是x岁{{TextTerm|非迁移者(non-migrants|3}})组中 在达到x+n岁之前进行第一次迁移的概率。这些概率可以用来计算{{TextTerm|非迁移 (non-migrant table|4}})。当该表与{{NonRefTerm| 生命表}} (432—3)结合时将产生双 减{{TextTerm|非迁移 尚存表(survivorship schedule of non-migrants|5}}) 。同样,可以计算{{TextTerm|按移动次序分的迁移概率(migration probabilities by order of move|6}}) ,还可计算某一次序的迁移者在某一确定迁移的时间间隔内没有再移动的比例。{{TextTerm|所有次序的迁移率(all orders migration rate|7}})是某一同批人一年中所有次序的移动与{{NonRefTerm| 同批人}} (117—2)该年平均人口规模之比。将同批人的这种率累积到某一日期为止,则得到在没有死亡情况下的{{TextTerm|平均移动数(mean number of moves|8}}) 的估算数。可以把 一套 尚存率与 一张 分年龄的{{TextTerm|所有次序迁移表(all orders migration table|9}}) 结合起来,以估算某年龄一 个人在死亡 率为一般 水平 条件 下的平均 移动 数。
+
{{TextTerm|纵向迁移分析|1|817|EnglishEntry=longitudinal migration analysis}}(213— 1)或{{NonRefTerm|回顾调查}}({{RefNumber|20|3|8}})。从这类资料可以得 几种 细的迁移指标,如{{TextTerm|第一次迁移概率|2|817|EnglishEntry=first migration probability}},其定义是x岁{{TextTerm|非迁移者|3|817|EnglishEntry=non-migrants}}在达到x+n岁之前进行第一次迁移的概率。这些概率可以用来计算{{TextTerm|非迁移表|4|817|EnglishEntry=non-migrant table}} ({{RefNumber|43|2|3}})结合时将产生双 减{{TextTerm|非迁移尚存表|5|817|EnglishEntry=survivorship schedule of non-migrants}}。同样,可以计算{{TextTerm|按移动次序分的迁移概率|6|817|EnglishEntry=migration probabilities by order of move}},还可计算某一次序的迁移者在某一确定迁移的时间间隔内没有再移动的比例。{{TextTerm|所有次序的迁移率|7|817|EnglishEntry=all orders migration rate}} ({{RefNumber|11|7|2}})该年平均人口规模之比。将同批人的这种率累积到某一日期为止,则得到在没有死亡情况下的{{TextTerm|平均移动 |8|817|EnglishEntry=mean number of moves}}的估算数。可以把尚存率与分年龄的{{TextTerm|所有次序迁移表|9|817|EnglishEntry=all orders migration table}}结合起来,以估算某年龄 一个人在 一般 死亡水平下 剩余移动次数 的平均数。
  
 
=== 818 ===
 
=== 818 ===
  
 在研究某一时期内两个地区之间的迁移 时, 用的指标是{{TextTerm|迁移强度指数(index of migration intensity|1}}) ,即从A地到B地的迁移 数除以期末B地的居民数与期末仍活着的期初A地的居民数之乘积。这个指数再除以迁移者总数与国内人口数平方之比,便得出{{TextTerm|迁移偏好指数(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2}}) 。当分子 限于净迁移流时,所得指标称为{{TextTerm|净周转率指数(index of net velocity|3}}) 。{{TextTerm|迁移流效率(effectiveness of migration streams|4}})则是用净迁移流的绝对值与{{NonRefTerm| 总流量}}(805—10)相比来计算。
+
 在研究某一时期内两个地区之间的 人口 迁移时, 用的指标是{{TextTerm|迁移强度指数|1|818|EnglishEntry=index of migration intensity}},即从A地到B地的迁移 数除以期末B地的居民数与期末仍活着的期初A地的居民数之乘积。这个指数再除以迁移者总数与国内人口数平方之比,便得出{{TextTerm|迁移偏好指数|2|818|EnglishEntry=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当分子 限于净迁移流时,所得指标称为{{TextTerm|净周转率指数|3|818|EnglishEntry=index of net velocity}}。{{TextTerm|迁移流效率|4|818|EnglishEntry=effectiveness of migration streams}}({{RefNumber|80|5|10}})相比来计算。
{{Note|1| 这一指数可解释为随机抽选的两个人(一个是从期初A地居住者中抽选,一个是从期末B地居住者中抽选) 在期末还活着 的概率相等。随着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可以用 各种 分母。}}
+
{{Note|1| 这一指数可解释为随机抽选 的在期末还活着 的两个人(一个是从期初A地居住者中抽选,一个是从期末B地居住者中抽选)的概率相等。随着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可以用其 它不同的数据作 分母。}}
  
 
=== 819 ===
 
=== 819 ===
  
{{TextTerm|迁移模型(migration models|1}})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将两个地区之间的{{NonRefTerm| 迁移流}}(803—9)与 各种 社会、经济或人口变量相联系。这些变量常被分为{{TextTerm|推力因素(push factors|2}})[当它们 反映从来源地 外{{TextTerm|排斥(repulsion|2}})时)、{{TextTerm| 力因素(pull factors|3}})正当它们 反映向目的地{{TextTerm|吸引(attraction|3}})时] 和两地之间的{{TextTerm|干扰障碍(intervening obstacles|4}}) 。模型当中最简单的是{{TextTerm|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s|5}}) :即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两地之间的{{TextTerm|距离(distance|6}}) 的一定方次成反比。另几种模型认为,迁移流与目的地的机会成比例,与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TextTerm|干扰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7}})成反比。第二类模型是{{NonRefTerm| 随机模型}}(730—5)。这类模型更多是与个人有关而不是与人口有关;它们将迁移的概率与某些个人特征,如年龄或既往迁移史等联系起来。
+
{{TextTerm|迁移模型|1|819|EnglishEntry=migration models}}({{RefNumber|80|3|9}})与 该地区 社会、经济或人口变量相联系。这些变量常被分为反映从来源地 外{{TextTerm|排斥|2|819|EnglishEntry=repulsion}} {{TextTerm| 力因素|2|819|2|EnglishEntry=push factors}} 反映向目的地{{TextTerm|吸引|3|819|EnglishEntry=attraction}} 的{{TextTerm|拉力因素|3|819|2|EnglishEntry=pull factors}}和 两地之间的{{TextTerm|干扰障碍|4|819|EnglishEntry=intervening obstacles}}。模型当中最简单的是{{TextTerm|引力模型|5|819|EnglishEntry=gravity models}}:即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两地之间的{{TextTerm|距离|6|819|EnglishEntry=distance}}的一定方次成反比。另几种模型认为,迁移流与目的地的机会成比例,与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TextTerm|干扰机会|7|819|EnglishEntry=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RefNumber|73|0|5}})。这类模型更多是与个人有关而不是与人口有关;它们将迁移的概率与某些个人特征,如年龄或既往迁移史等联系起来。
{{Note|5| 或称{{NoteTerm|帕累托型模型(Pareto-type model)}}。}}
+
{{Note|5| 或称{{NoteTerm|帕累托型模型|Pareto-type model}}。}}
 
{{Note|6| 距离可以用各种方法计量,如直线路程,中间地区数量等。}}
 
{{Note|6| 距离可以用各种方法计量,如直线路程,中间地区数量等。}}
  
  
 +
==<center><font size=12>* * * </font></center>==
 
{{SummaryShort}}
 
{{SummaryShort}}
  
 
{{OtherLanguages|81}}
 
{{OtherLanguages|81}}

2024年6月11日 (二) 15:21的最新版本


Panneau travaux.png 警告: 字典中提出的定义已成为人口学家广泛共识的主题,但不一定得到联合国的批准.

请参阅讨论页以获取可能的评论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类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结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长和更替 索引 7 | 空间流动 索引 8 | 人口学的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 索引 9
节号|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


81

812

迁移统计资料1的编制,要能反映出迁移量、迁移流向和迁移者的特征。由于大多数迁移统计资料是大致估算的,而不是精确计量的,所以这些事实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编制的方法。对迁移的直接测量2需要有迁移活动发生时即进行登记的制度。最完全的迁移统计来自人口登记,在那里所居住地变更都加以记录。从而可以测量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不过对前者比对后者更能满足要求。在那些没有人口登记的国家,有些不包括全部人口的行政登记系统可以用于某些特殊目的。例如,选民登记记录3社会保障记录4纳税人记录5居住记录6也可以提供国内迁移的信息资料。关于国外迁移,可以根据客轮和飞机的乘客名单7货单7(803-2*)的地区,必须采取特别步骤来区分移民与不改变其居住地的旅游者8(801-11)。发出的签证9入境许可证9的数字和发给的居住许可证10或者劳工许可证11的数字,也可以用作衡量外国人迁移的一个指标。

  • 9. 在某些国家,想要出国旅行的居民需要得到出境许可(exit permits)或出境签证(exit visas),其记录也可以作为迁移活动的资料来源之一。

813

利用普查和专门调查中收集的资料可以开展迁移者统计1。根据调查所提的问题,这些资料通常包括迁入者统计2迁出者统计2出生地统计3。这种办法对于研究国际迁移是有局限的;因为,无法研究迁出者,而迁入者不论其来源国是哪里,都是可知的。

814

在不可能直接确定迁移量的地方,可以通过余数法1或(method of residues)间接估算净迁移量。余数法即把两个日期之间的人口变动数与自然增长所引起的变动数加以比较,这两个数字之差即为迁移人数。生命统计法2是计算两次普查的总人口数的变动与普查间隔期自然增长(701-7)数之间的差数。尚存比法3通常用来估算分年龄的净迁移量;它不要求有实际的死亡统计。尚存比既可以从生命表得出,也可以从连续几次普查的对比中得出,并且用来从一次普查中的某部分人口推算出另一次普查时的分年龄的预期人数。将观察人口与预期人口对比,可以用来估算部分人口中的分年龄的迁移差额。当两次连续普查中可以得到分年龄的和按现住地划分的出生地统计4资料(813-3)时,就可以对迁移流做出间接估算。

  • 2. 表示总人口变化与自然增长之差等于迁移人数的那个等式,有时称为平衡方程(balancing equation)。为了用它来估算净迁移,必须假定两次普查时的遗漏(230-3)和重复计算(230-5)是相等的。
  • 3. 这个程序的两个主要方式称为生命表尚存比法(life table survival ratio method)和全国普查尚存比法(national census survival ratio method)。在前向尚存比法(forward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是用普查间隔期初的人口来估算期末的预期人口,在反向尚存此法(revise survival ratio method)中,则把计算程序颠倒过来;平均尚存比法(average survival ratio method)则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815

迁移率1一词系泛指任何一个用来衡量人口中相对迁移频数的率。除另有注明者外,这些率都应是指年迁移率2。它们的计算方法是某一时期内的平均年迁移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年净迁移率3年总迁移率4是分别用净迁移人数和总迁移人数的相应资料按同样方式计算的。迁移效率指数5效率指数5是净迁移人数与总迁移人数之比。这个指数的变动范围是从零(当来到者和离去者人数相等时)到1(当迁移全部是一个方向时)。

  • 2. 可用来计算迁移率的其他分母,如期初或期末人口数,或该地区人口存活的人年数。
  • 5. 又称:迁移效率指数(index of migration efficiency)或效率指数(efficiency index)。

816

将某一时期的迁移者人数与迁入地或迁出地的人口数相比,可得迁移者比例1。将某一地区的迁出者人数除以期初时居住在该地区而期末还活着的人口数,便得出迁出者比例2。这个指标衡量可能迁移人口的迁移概率,其他用途还包括,迁移需要单独处理的那些人口预测。但在实际中,常用其他人口作分母来计算迁移者比例。同样,有时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迁入者人数除以该地区期末的人口数,计算迁入者比例3;但分母也可以是期初的人数或期初期末人口数的平均。终身迁入者比例4可以从出生地资料中得出,即将在该地区以外出生的人数除以在该地区登记的人数。终身迁出者比例5则是将一个国家内生活在出生地以外的人数除以该地区出生的总人数或除以这些人当中仍住在该地区的人数。当迁移者的某些特征,如年龄(322-1),职业(352-2)或教育程度(342-1)等为已知时,可用迁移差别指数6来对比迁移者和目的地的其他人口。这个指数等于1减去具有所研究特征的人口当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与整个人口中迁移者所占比例之比。当具有该特征的人口与其他人口有着同样的迁移行为时,迁移差别指数便等于零。迁移的选择性7一词表明迁入者与他们所离开的来源地(801-4)的人口之间的比较。迁移的差异 8*一词有时会用来表示迁入者与他们的到达地(801-5)的人口之间的比较。

817

纵向迁移分析1(213— 1)或回顾调查(203-8)。从这类资料可以得出几种精细的迁移指标,如第一次迁移概率2,其定义是x岁非迁移者3在达到x+n岁之前进行第一次迁移的概率。这些概率可以用来计算非迁移表4 (432-3)结合时将产生双衰减非迁移尚存表5。同样,可以计算按移动次序分的迁移概率6,还可计算某一次序的迁移者在某一确定迁移的时间间隔内没有再移动的比例。所有次序的迁移率7 (117-2)该年平均人口规模之比。将同批人的这种率累积到某一日期为止,则得到在没有死亡情况下的平均移动次数8的估算数。可以把尚存率与分年龄的所有次序迁移表9结合起来,以估算某年龄的一个人在一般死亡水平下剩余移动次数的平均数。

818

在研究某一时期内两个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时,常用的指标是迁移强度指数1,即从A地到B地的迁移人数除以期末B地的居民数与期末仍活着的期初A地的居民数之乘积。这个指数再除以迁移者总数与国内人口数平方之比,便得出迁移偏好指数2。当分子仅限于净迁移流时,所得指标称为净周转率指数3迁移流效率4(805-10)相比来计算。

  • 1. 这一指数可解释为随机抽选的在期末还活着的两个人(一个是从期初A地居住者中抽选,一个是从期末B地居住者中抽选)的概率相等。随着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可以用其它不同的数据作分母。

819

迁移模型1(803-9)与该地区社会、经济或人口变量相联系。这些变量常被分为反映从来源地向外排斥2推力因素2、反映向目的地吸引3拉力因素3和 两地之间的干扰障碍4。模型当中最简单的是引力模型5:即两地之间的迁移流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两地之间的距离6的一定方次成反比。另几种模型认为,迁移流与目的地的机会成比例,与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干扰机会7(730-5)。这类模型更多是与个人有关而不是与人口有关;它们将迁移的概率与某些个人特征,如年龄或既往迁移史等联系起来。

  • 5. 或称帕累托型模型(Pareto-type model)。
  • 6. 距离可以用各种方法计量,如直线路程,中间地区数量等。


* * *

引言 | 序言 | 索引
章| 基本概念 索引 1 | 人口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 索引 2 | 人口的分布和分类 索引 3 | 死亡和患病 索引 4 | 结婚 索引 5 | 出生 索引 6 | 人口增长和更替 索引 7 | 空间流动 索引 8 | 人口学的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 索引 9
节号|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0 | 21 | 22 | 23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40 | 41 | 42 | 43 | 50 | 51 | 52 | 60 | 61 | 62 | 63 | 70 | 71 | 72 | 73 | 80 | 81 | 90 | 91 | 92 | 93